侗族是我國歷史悠久、文化燦爛、影響深遠的少數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湖南、貴州、廣西毗連的山區,在全國少數民族人口中占第10位。
侗族社會,一個杉木的世界,一個杉木的王國。侗族人民主要用杉木修造建筑、制作生產工具、家具和生活用具。侗族的建筑主要包括民居建筑、生活建筑、生產建筑、紀念建筑和祭祀建筑,主要用杉木建造,特別是民居建筑和生活建筑除屋頂的瓦外,幾乎全部使用杉木建造,并且不用一釘一鉚,由于結構嚴密堅固,可達數百年不朽不斜。
鼓樓不僅是精美的建筑藝術,而且在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。按照侗族的習俗,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自已的鼓樓,因此族姓多的村寨里鼓樓就多。貴州省黎平縣肇興寨就建有5座大小、樣式各不相同的鼓樓。每座鼓樓的高低、裝飾,都體現著這個家族的審美觀念、志趣和愿望,因此人們都為本族鼓樓的高大雄偉或裝飾的豪華精美而引以自豪。
侗族紀念建筑中的棺木用巨杉制作,并且不使用任何釘鉚,并且侗族還有栽種“壽木杉”的習俗。在祭祀建筑中,“薩歲”祭祀用的“撒歲壇”的薩屋、英雄崇拜祭祀用的廟、閣、殿(如楊公廟、孔夫廟、文昌閣等)都是以粗大杉木為材料建造。生產建筑中的水車、龍骨車的大部分也采用了杉木制作。侗族用杉木制作的生產工具主要有犁、扮桶、旋轉式揚谷扇車等,用于水稻的種植和收獲。侗族用杉木制作各種家具和許多生活用具,包括桌、凳、柜、床及各種用途的桶、盆,并有栽種“十八杉”的習俗?!笆松?,十八杉,姑娘生下就栽它,姑娘長到十八歲,跟隨姑娘到婆家?!边@首流傳于貴州侗族地區的民謠,生動“唱出”了古老的侗族世代相傳、沿襲至今的種樹傳統。
總之,杉木是侗族的“萬能之材”,侗族人民在利用杉木的同時,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和藝術。